免疫规划是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保障群众健康、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意义重大。近年来,我县始终以“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为原则,严格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免疫规划政策,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健全工作体系
1. 完善工作机制。成立由县卫健局牵头,教育、财政、疾控中心及各乡(镇)为成员的免疫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单位职责分工,建立“卫健统筹、疾控指导、基层落实、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格局。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2. 夯实基层网络。全县共设置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10个,其中数字化门诊1个,实现乡(镇)预防接种服务全覆盖。每个接种门诊配备专职接种人员2名以上,均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确保接种操作规范、安全。
3. 保障经费投入。县财政每年足额安排免疫规划专项经费,用于疫苗采购、冷链设备维护、人员培训、宣传教育等工作,为免疫规划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二)严格规范管理,筑牢接种安全防线
1. 规范疫苗管理。严格执行疫苗采购、储存、运输全流程管理规定,疫苗均通过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统一采购平台采购,全程冷链运输,确保疫苗质量。各接种门诊配备冷链冰箱、冷藏包等设备,定期开展设备维护和温度监测,建立完善温度监测记录,全年无疫苗失效、变质等情况发生。
2. 严格接种流程。全面落实接种前告知、接种中规范操作、接种后留观等制度。接种前,医护人员详细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告知疫苗接种禁忌及注意事项;接种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验证”制度,杜绝错种、漏种;接种后,要求受种者留观30分钟,无异常反应后方可离开。同时,建立健全接种档案,实现接种信息电子化管理,确保接种信息可追溯。
3. 强化异常反应处置。建立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处置机制,组建由疾控、临床专家组成的AEFI调查诊断小组,畅通报告渠道。全年共报告AEFI 9例,均按规范流程及时处置,无严重异常反应发生,处置率达100%。
(三)聚焦重点任务,提升免疫覆盖水平
做好重点人群接种。针对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托幼机构儿童、在校学生等重点人群,开展流感、肺炎、水痘等非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服务。联合教育部门,对全县9所托幼机构、8所学校开展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查验率达100%,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补种率达100%。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认知意识
1. 丰富宣传形式。结合“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预防接种宣传周”等主题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现场咨询、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免疫规划政策、疫苗接种知识及重要性。全年共开展主题宣传活动12场次,发放宣传资料0.2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800余人次。
2. 精准开展宣传。针对不同人群特点,开展个性化宣传。对新生儿家长,通过产科病房宣传、产后随访等方式,讲解新生儿接种流程及注意事项;对老年人,通过社区健康讲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渠道,普及流感、肺炎疫苗接种益处;对在校学生,通过校园宣传课、主题班会等形式,提高学生自我防护意识。
3. 回应群众关切。针对群众关心的疫苗安全性、有效性等问题,通过官方平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不实传言,消除群众顾虑,引导群众主动参与疫苗接种,营造“人人知晓、主动接种”的良好氛围。
和硕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10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