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乡镇动态

新牧业 新布局 新希望丨和硕县:越冬牲畜秸秆地里来“加餐” 租田借牧促进农牧双

发布时间:2025/11/14 来源:和硕零距离 [打印]


随着冬季来临,在和硕县,牧民纷纷将牛羊从山区赶往较为温暖的冬季草场或农区秸秆地里过冬。不同于以往依赖圈舍饲喂,这种将越冬牲畜“餐桌”搬进农区秸秆地“租田借牧”的创新模式,既为牧民省下了高额饲喂成本,又让农户的秸秆地“变废为宝”,成为当地秋冬季节农牧产业融合的生动实践。

近日,和硕县乌什塔拉乡大湾村的养殖大户何荣财一大早就将自家牛羊赶向了秸秆地。今年,何荣财以每亩200元的价格,租借了600余亩秸秆地用于放牧,相较于传统的舍饲养殖,租田借牧的方式大大降低了牲畜的喂养成本。

和硕县乌什塔拉乡大湾村养殖大户何荣财说:“往年冬天圈养,一头牛的饲喂成本要2500到3000元,今年租了秸秆地,每亩地200元,一头牛只需5亩地的饲草,成本直接降到1000元左右,省下的都是纯利润。”

在当地,随着越来越多的牧民把牲畜转移到秸秆地里借牧,此举对向外租赁秸秆地的农户来说,不仅实现了秸秆的二次利用,提高了自家收入,牛羊粪便还可还田作为肥料,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可谓是一举两得。

“乌什塔拉乡大湾村拥有11900亩集体土地,今年种植了5000余亩玉米。秋收过后,这些承载着秸秆的田地变成‘冬季牧场’,以每亩200元的价格出租给养殖户。玉米种植每亩能收900元承包费,秋后出租秸秆地又能多赚200元,一亩地两份收入。同时,作为畜牧大村,村里共有2000多头牛,农户的秸秆地刚好满足本地养殖户的需求。更划算的是,牛羊粪便自然还田,能提升土地肥力,为来年种植打下好基础。”乌什塔拉乡大湾村村委会副主任何刚说道。

近年来,和硕县全面落实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积极引导农牧民走“夏秋季节天然放牧+冬春季节舍饲养殖或异地放牧”相结合的现代畜牧业发展道路,以租田借牧的方式推进草畜平衡。通过借牧,草原植被恢复生机,农牧民实现增收致富,粪污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构建起“农牧互促、生态良性”的产业生态。

据和硕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站长达娃加甫介绍,今年和硕县共有19.6万头(只)牲畜在秸秆地越冬,涉及可利用秸秆地面积达54.66万亩。这些牲畜在农区越冬期从10月1日持续至次年3月10日,长达5个多月的时间里,秸秆地不仅成为牲畜的“越冬食堂”,更成为连接农业与畜牧业的“桥梁”,让农牧民双双受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彰显,真正实现了发展生产与保护生态的“双赢”目标。(融媒体记者 麦尔当·黑尼)

关联稿件: